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:
为什么有些畅销啤酒要加大米、玉米,而有些却坚持只用麦芽?
深入研究了全球主要啤酒消费国的市场数据,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——全球啤酒市场实际上分化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没有找到2024年的数据,但是通过分析2023年的全球啤酒消费数据,我发现了一个清晰的分化模式:
单位:千吨 数据来源: Visual Capitalist
单位:升 数据来源: Wikipedia (综合Kirin报告等)
从这两张图表中,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:
体量大的国家和人均消费高的国家几乎没有重叠!
让我们挨个了解各主要国家主流啤酒的辅料使用情况:
中国市场主流啤酒概况
品牌 | 核心产品 | 啤酒风格 | 确认使用的辅料 |
---|---|---|---|
雪花 | 雪花纯生/勇闯天涯 | 淡色拉格 | |
(Pale Lager) | 玉米糖浆 | ||
青岛 | 青岛经典 | 淡色拉格 | |
(Pale Lager) | 大米 | ||
(行业普遍认知) | |||
燕京 | 燕京U8/鲜啤 | 淡色拉格 | |
(Pale Lager) | 大米 | ||
(行业普遍认知) |
美国市场主流啤酒概况
品牌 | 核心产品 | 啤酒风格 | 确认使用的辅料 |
---|---|---|---|
Modelo | Modelo Especial | 美式辅料拉格 | 非麦芽谷物 |
(玉米) | |||
Bud Light | Bud Light | 美式淡味拉格 | 大米 |
Michelob Ultra | Michelob Ultra | 淡味拉格 | 大米/玉米 |
(推断) | |||
Coors Light | Coors Light | 美式淡味拉格 | 玉米糖浆 |
(行业认知) | |||
Corona Extra | Corona Extra | 美式辅料拉格 | 非麦芽谷物 |
(玉米/大米) |
巴西市场主流啤酒概况
品牌 | 核心产品 | 啤酒风格 | 确认使用的辅料 |
---|---|---|---|
Skol | Skol Pilsen | 德式皮尔森/国际淡色拉格 | 谷物 |
Brahma | Brahma Chopp | 美式辅料拉格 | 玉米 / 未发芽的谷物 |
Antarctica | Antarctica Pilsen Original | 淡色拉格 (Pilsner) | 未发芽的谷物 |
(推断) |
墨西哥市场主流啤酒概况
品牌 | 核心产品 | 啤酒风格 | 确认使用的辅料 |
---|---|---|---|
Corona | Corona Extra | 淡色拉格 | 非麦芽谷物 |
(玉米/大米) | |||
Modelo | Modelo Especial | 皮尔森风格拉格 | 非麦芽谷物 |
(玉米) | |||
Tecate | Tecate Original | 美式辅料拉格 | 玉米/糖浆 |
(行业认知) | |||
Sol | Sol | 淡色拉格 | 玉米 |
(行业认知) |
德国市场主流啤酒概况
品牌 | 核心产品 | 啤酒风格 | 确认使用的辅料 |
---|---|---|---|
Krombacher | Krombacher Pils | 德国皮尔森 | 无 |
Bitburger | Bitburger Premium Pils | 德国皮尔森 | 无 |
Warsteiner | Warsteiner Premium Beer | 德国皮尔森 | 无 |
Paulaner | Hefe-Weißbier Naturtrüb | 巴伐利亚风格小麦啤 | 无 |
Erdinger | Weissbier | 巴伐利亚风格小麦啤 | 无 |
捷克共和国市场主流啤酒概况
品牌 | 核心产品 | 啤酒风格 | 确认使用的辅料 |
---|---|---|---|
Pilsner Urquell | Pilsner Urquell | 捷克皮尔森 | 无 |
Gambrinus | Gambrinus Original 10° | 捷克淡色拉格 | 无 |
Radegast | Radegast Ryze Hořká 12 | 捷克淡色拉格 | 无 |
Budweiser Budvar | Budweiser Budvar Original | 捷克淡色拉格 | 无 |
Velkopopovický Kozel | Kozel Ležák | 捷克淡色拉格 | 无 |
奥地利市场主流啤酒概况
品牌 | 核心产品 | 啤酒风格 | 确认使用的辅料 |
---|---|---|---|
Stiegl | Stiegl-Goldbräu | 奥地利三月啤酒 / 清亮拉格 | 无 |
Gösser | Gösser Märzen | 奥地利三月啤酒 / 拉格 | 无 |
Ottakringer | Ottakringer Helles | 清亮拉格 | 无 |
Zipfer | Zipfer Urtyp | 奥地利三月啤酒 / 拉格 | 无 |
注:以上风格定义并非完全遵照厂商自声明风格,而是综合点评网站意见得出。
很显然全球啤酒市场其实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,各自遵循着不同的酿造哲学和商业逻辑。
第一种:体量驱动型市场(中国、美国、巴西、墨西哥)
这些市场的共同特征是总消费量巨大,但人均消费相对较低。有趣的是,这些市场的畅销品牌普遍使用辅料,这些国家的主流品牌都在追求一种轻盈、清爽、易饮的口感特征。
辅料的使用似乎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感官目标:干净的收口、较轻的酒体。以及在大规模生产中保持风味一致性和控制生产成本。
第二种:文化传承型市场(德国、捷克、奥地利)
这些市场的人均消费量极高,但总体量相对较小。这些市场的核心特征是坚守酿造传统,并致力于从最基础的原料中发掘和表达风味。
在这里,啤酒被视为一种文化遗产和风土的产物。产品的“品质”由原料的纯粹性、产地特色以及酿酒技巧来定义,而非追求“清爽”口感。
这种分化反映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商业选择。体量型市场面临的是如何在巨大规模下保持产品稳定性和成本控制;文化型市场关注的是如何维护传统价值和工艺传承。
每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市场基础和消费者群体。从商业角度看,这些选择都是对各自市场环境的理性回应,体现了全球啤酒产业的多样化发展路径。
对于我们来说,理解这些差异比简单的价值判断更有意义。
从这次全球市场分析中可以看出,中国作为啤酒消费大国,主流啤酒使用大米、玉米等辅料的做法,在国际上并非孤例。我们与美国、巴西、墨西哥等其他啤酒消费大国一样,都选择了美式辅料拉格作为大规模生产的主流产品。
这背后有其历史原因。中国的现代啤酒文化起步相对较晚,从老百姓开始普遍喝上啤酒到现在,也就四十年左右的时间。这与欧洲那些啤酒人均消费大国动辄几百年的酿造传统相比,确实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可以预见的是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中国主流啤酒市场依然会以添加辅料的美式拉格为主导。
但变化正在发生。随着消费升级和精酿啤酒的快速发展,未来的中国啤酒市场很可能出现三股力量的博弈:
这种多元化趋势特别有意思——我们既可能看到追求"纯粹"的全麦芽精酿,也可能看到重新定义"大米拉格"的本土创新。
也许若干年后回头看,我们正处在中国啤酒市场从"单一标准化"向"多元精品化"转变的关键节点上。